浏览数量:80 作者:南京市栖霞区八卦洲中桥小学 发布时间: 2020-11-24 来源:本站
立足课堂教学实践,优化教师教学行为,提高学生学习能力
——中桥小学语文教研活动纪实(三)
屋外落叶纷纷,冰凉的小雨时下时停,天气寒凉了许多。这样的天气里,我校各位语文教师的教研热情丝毫没有受到影响,围绕我校校本主题的第三次课堂展示活动如期进行。课堂上老师们激情满满,引领着学生在优美的文字中走走停停,赏析品读;课后组内教师积极反思、热烈讨论、大胆质疑,大家的目标是一致的,那就是努力使自己的教学行为适用于班级学生的实际。
慈母手中线,游子身上衣,临行密密缝,意恐迟迟归,谁言寸草心,报得三春晖。一首《游子吟》道尽古今多少儿女情?11月23日上午第一节课,竺林老师展示的课题是《慈母情深》。竺老师在课堂导入环节即切中题眼,抓住慈母情深的“深”字,在反复诵读中让学生品味、感知情之“深”,为学好文章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。本课的情感主线明朗,“鼻子一酸”是全课情感的制高点,竺老师带领孩子们循序渐进式地走入文本,先体会“酸”是一种怎样的感受?进而去感受哪些句子令作者“鼻子一酸”。学生在经历了思考、讨论和形式多样的朗读后,他们源自心底的感动化作了点点泪光。
11月24日上午第一节课,吴相玉老师带来的是《金色的草地》第二课时的教学,课堂伊始,吴老师带领学生对本课的生字词进行了复习检查,夯实了学生学文的基础。接着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围绕着“草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?”这一问题在文本中来回穿行,学生在老师的鼓励下由一开始的拘谨逐渐变得越来越主动。学生的思考、理解、表达越来越规范了,不少同学还兴致勃勃地参与比划手掌的活动环节,真正地理解了蒲公英变色的原理。可爱的草地、有趣的蒲公英带给文中小伙伴许多的快乐,吴老师一定也在学生们的成长中感受到了快乐!
窦桂梅老师曾说过:“学生的感悟能力就如同杠杆上的支点,对人的发展来说,学生的感悟能力的高低决定他们今后能否撬起这个‘地球’”。在教学研讨环节,老师们围绕“感悟”一词畅谈了参与活动的感受,大家认为语文的课堂应该是学生的课堂,应多引导其在读中悟,在读中思,在读中想象,在读中慢慢咀嚼文字的味道。
撰稿:鲁传芝
摄像:鲁传芝